蚂蚁圈 >地图 >教学资料 >

初中卖炭翁教学反思

初中卖炭翁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04 作者:蚂蚁圈

相关推荐

初中卖炭翁教学反思 篇1

《卖油翁》是我进行升本课堂教学迈出的第一步,虽然在执教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却留给了我宝贵的经验。

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应该是学生们解决问题的地方,而非老师们展示自己才华的地方。将课下学生们发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集中讨论,通过生生讨论交流,教师着重点播,达到解疑学习的目的。在本堂课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尤其是在处理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达到了巩固和学习的目的,而在这其中老师只是引导者和新知识的补充者。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其中出现了很多创新的火花,这是在传统的将授课中所见不到的。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知识到方法到情感,这是学生最基本的认知规律。切忌打乱甚至是颠倒这个规律。对于文言文来讲,积累是重点,切不可脱离实词虚词的积累而一味追求文本分析。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文言文就是因为语言上的障碍,但是实际上,每篇文言文中需要大家学的词语寥寥无几,只要注重积累,学生就能完成陌生文言文篇目的理解。切不可忽视积累从而影响学生阅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重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实际上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某种看法、观点。我在这篇文章地讲授中,用“我想对……说”,这种方法,将学生在本堂课的情感体验用一句话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但在这堂课中我也发现了很多不足: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更好的利用课下注释,课下注释有的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的时候就不应该再作为重点讨论了。

其次,课件应用要灵活,课件上的知识有很多在课堂上已经解决了,但因为课件在课前设计的,所以与课上出现了矛盾、重复,浪费了时间。

最后,可能是由于学生紧张,提问的情况不如平时课堂,回答问题的同学仅仅局限于一部分,以后还应该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人人思考、人人发言的良好局面。

初中卖炭翁教学反思 篇2

《卖油翁》故事情节浅显易懂,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没什么大的障碍。通过对比陈尧咨善射与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共同点,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概括出文章所蕴涵的熟能生巧的道理。文章篇幅不长,但人物描写很传神,教学时引导学生学生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关键词,及时追问,反复玩味。卖油翁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在学习的辅助材料中早有定论,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拓展思维是不可预设的,通过对语句的分析也许会有思维的火花碰撞产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你感觉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戒骄戒躁、学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亲手实践这个环节,学生先尝试直接向瓶子里倒水,第二次再尝试向扣有铜钱的瓶中倒水,然后再细读卖油翁倒油的`环节,进一步体会卖油翁技艺的娴熟。在这个环节,无论是亲手动手尝试的同学还是观看的同学都感慨颇多,对于熟能生巧这个道理也理解的更为透彻。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堂课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改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中卖炭翁教学反思 篇3

今天上了一节课-----《卖炭翁》,是应夏教授安排上一节古诗教学的课,课上完了,回想一下从备课到上课的过程,确实还是值得反思一下的。

这首古诗上过很多遍了,每次都不一样,侧重朗读的,侧重人物形象分析的,侧重作者情感态度的,这次上课,我设计的意图是如何上成一节真正的学习古诗的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初中生制定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的内容,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对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

基于《课标》的要求,通过研读文本,我认为本课教学目标应该做如下设置:

1、体会诗歌韵律、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根据作品相关背景、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3、理解诗中人物形象和写作方法。

目标设置合理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有了目标的引领,课堂环节设置才有方向和意义。根据此目标和诗歌的特点,我设置的第一个课堂环节是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歌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一定的朗读做基础,诗歌的学习一定是苍白的,有了朗读做基础,我的第二个课堂环节是赏析,建立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之上,再次进行朗读感悟,赏析诗句。为了使赏析更加有深度,在赏析之前我加入了诗歌背景介绍和诗人白居易的创作主张,为了课堂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我首先进行了一个范例赏析,随后给予他们课堂交流讨论时间,一切的烘托是为了精彩的发生,有了这些铺垫,孩子们小组交流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接下来的赏析,通过赏析,这首叙事诗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从诗歌中款款走出,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社会中对立的两个阶层截然不同的表现。当然,对比的写作手法也在赏析中自然生成。

第三个环节是感悟诗人情感,当然还是依托朗读,有感情投入地朗读,有了前两个环节的烘托,有了人物形象的对比赏析,有了背景的介绍,诗人的情感自然呼之欲出,虽然诗中没有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诗句,但是字里行间诗人的情感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发现了“可怜”、“忧”、“惜”等几个词,并深刻感受到了“宫使”带给老百姓的痛苦,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感受到诗人对贫苦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至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达成,但是课后我反复思考回味 ,还是觉得这堂课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我发现自己设计的虽然是以朗读为主线,但是整堂课给孩子留下的朗读时间并不多,虽然每个环节设置都有朗读,但似乎是蜻蜓点水,没有达到真正提高孩子朗读质量的目的。

古诗教学范读的引领必不可少,但是我却在课堂上没有进行示范朗读,配乐也都准备好了,可是担心时间不够,只是让学生自读和和齐读各两遍,纠正字音后,我应该示范朗读,但没有进行,导致诗歌朗读教学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质性效果,就如后来张老师说的那样,诗歌是一定要范读的,老师的引领作用是要发挥的,而且我让学生在还没有学的情况下就让他们自读,这也不符合教学规律,张老师说这难道不是你在让学生故意犯错误吗?仔细品味了张老师的话,是啊,我是不是落到了什么都总是让学生自学的怪圈里了啊?有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示范的啊,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教学,对于已经流传千古的古诗词,更需要引领和示范。

关于人物形象分析,我从“遇见是美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遇见都是美好的”说开来,让学生设想卖炭翁“遇见”宫使会发生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之间的相遇却注定是一场悲剧。在此,我给出了一个范例,“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此时已经是两鬓苍苍的老者,十指却因烧炭而变黑,这句诗歌对卖炭翁的肖像进行了描写,表现出卖炭翁年岁已高但却仍然要为生计而以烧炭卖炭为生,因此,生活是艰辛不易的。再看看迎面走来的“宫使”,由对卖炭翁的描写启发学生分析“宫使”的特点,在进行了几分钟的思考和讨论后,学生说到了“翩翩两骑”写出了“宫使”的趾高气昂……由此展开了对诗歌中卖炭翁和宫使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和分析。此环节是我认为设计的比较巧妙的环节,但是课后发现虽然预设的.是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完成,我还是说的过多了,因为怕孩子说错,所以很多地方我情不自禁就越俎代庖直接给出结果而忽略了孩子自学思考的能力,我知道这样是无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的,不能因为急于达成目标而剥夺孩子自己思考探究的权力。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遗憾虽然无法弥补,但会留下美好的印记,每一次对遗憾的回味都会让我燃起再来一次的欲望,希望每一次留下的遗憾能够让我不断进步。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用浅显易懂的文言文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这篇文章故事性很强,学生较易理解。但面对初一学生,要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我思前想后,按照常规预设好教学目标,学生一定很厌烦。要是我们一起来参与并研究教学,应该会更有趣味。自己提出目标并达成目标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于是在教学开始之前,我没有按常规出示教学目标,而是把关键字词写在很班上,让学生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寻求目标并达成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中卖炭翁教学反思 篇4

《卖油翁》这篇课文就学生掌握情况来看,基本上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学有所获。而我觉得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抓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一、预习充分,质疑大胆

课前我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尽量扫除文字障碍,找出难以理解的词句;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致内容;查找作者生平等。由于准备充分,在授课时,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并认真听取同学及老师的讲解。课后检测证明,学生对这一课词句理解的记忆是既快又牢。所以说,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放手让学生质疑,这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角色朗读,读中有获。

我在教学中多次安排学生朗读,这篇文章从动作、语言、神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从语言描写来说清晰地再现了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一个骄傲,一个谦虚。学生在分角色朗读和翻译的时候对两人说话的语气把握还比较准,而且朗读热情比较高,读出了自己的感悟。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我并没有过多讲解,让学生自己翻译自己评价。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卖油翁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在学习的辅助材料中早有定论,但是学生的拓展思维是不可预设的,如:当我问到“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你感觉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时,“熟能生巧、不要骄傲自满、学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也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如果充分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定会还你一片精彩。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的`根本是提高同学们语文学习的效能,进而增加文化底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认真专研教材,善于抓住这种机会,酝酿这种机会,更要努力创造这种机会。

整堂课下来,感觉节奏紧凑。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较高。当然,这堂课也存有不足,因学生在课堂上都比较活跃,出现了多次泛答的情况。也有学生的回答,相当精彩,可我没有进行简要的鼓励与点评,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改进。

Myq3.cOm编辑推荐

牧童教学反思5篇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教师应当要在工作中对后面的课堂做好教案准备。一份好的教案,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文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牧童教学反思”,请您继续阅读下文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牧童教学反思【篇1】


【目录】篇1:牧童改写篇2:牧童改写篇3:牧童改写篇4:牧童改写篇5:牧童改写篇6:牧童改写篇7:牧童改写篇8:牧童改写篇9:牧童改写篇10:牧童改写【正文】

篇1:牧童改写

瞧!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仿佛是一个能工巧匠做的美丽地毯!风轻轻一吹,“沙沙”的响声响遍原野。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风儿,在耳边回荡。

早上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我的笛子,哼着小曲,欢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烦恼。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皎洁的月亮已悄悄爬了上来。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原野上,还没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嘴角不时还浮起一丝丝微笑。

篇2:牧童改写

在一片草色朦胧,一望无际的草地上,一个牧童正在放牛。

到了黄昏,太阳公公累了,要睡了,而我们的小牧童也要休息了,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际,月亮被这样美丽的风景所困扰,不再前进,停留在这美丽的草地,小牧童吹着笛子,笛子的声音越来越近,这笛声断断续续。放了一天的牛,牧童很累,连身穿的蓑衣都不脱,在月亮下观赏月亮。

牧童躺在床上,把那绿海无边的草地当成了床,把自我身上的月亮当成了被,这时他想:“自我什么时候能有个温暖的家,我什么时候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有爸爸妈妈的关爱,我什么时候能不当牧童了......

在两岸边,小河静静的流淌,小树和小草进入梦想,月亮进入梦乡......

牧童怀着想说的话,怀着想做的梦想慢慢的进入梦乡.....

篇3:牧童改写

后面还有多篇牧童改写!

在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有一个村子,十岁的桑桑就住在那里。

一个夏日的清晨,桑桑迎着灿烂的阳光,伴着小鸟的歌声,带着自我爱不释手的牧笛,赶着自我家的牛群,兴高采烈的放牧去了。

桑桑跳到打头的那只牛背上,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牛群,向远处的小山走去。桑桑在牛背上吹着暖暖的微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惬意极了。他又拿起心爱的笛子,悠然自得的.吹奏捉。田里的蟋蟀听到笛声,活蹦乱跳起来;树上的鸟儿听到笛声,也一展自我的歌喉;种田的人们听到笛声,放下手中的活,静静地聆听悠扬的音乐,脸上浮现出会心的微笑。吹奏牧笛的时候,桑桑是多么愉悦,把他所有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远方吹来的风使他感到心旷神怡。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上几朵白云悠闲自在地飘来飘去。几只鸟从空中飞过,遨游在蓝天的怀抱中。桑桑都看呆了,他回过神来,又开始吹奏起一支又一支乡间小调来。

到了草原上,牛儿如获至宝,激动地撒开腿,无休止地跑来跑去,还差点把桑桑摔下去呢!牛儿囫囵吞枣地吃着青草,桑桑却陶醉在悦耳的笛声中。小牛不想吃草,便躲到妈妈身下吸允着新鲜的乳汁。远处,两头公牛为了一件小事争斗起来,桑桑赶忙过去调解,这些牛好调皮啊!可不能让他们伤着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夕阳西下,草地都被落日的余晖蒙上了一层红色。桑桑又吹起了笛子,这是号召牛群回家的命令。牛群听到笛声,乖乖地往主人身边靠拢,桑桑又骑到头牛上,往回走了。一会儿,就隐隐约约看到了几座草房子,那就是他的家。

吃完晚饭,天空完全黑了下来。桑桑仍穿着白天放牧时穿的蓑衣,走到草房子外面,躺到地上,欣赏夏夜田园风光。夜晚的乡村,多多么恬静。白天放牧的劳累一下子散到九霄云外。皎洁的月光下,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蛙声,桑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篇4:牧童改写

黄昏时分,一位牧童高高兴兴的牵着一头肚子圆滚滚的牛儿走在回家的路上,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原野绿草如茵。一路上,风儿轻柔地抚摸着他,越发显得牧童脚步的轻快。

咦?哪来的笛声呢?那笛声悠扬悦耳,时断时续的从远处传来,并且还逗弄着晚风。哦,原先是牧童吹出的笛声。牧童骑着牛儿,吹着笛子,似乎沉醉在这原野的幕色之中。那笛声飘的很远很远……牧童告别了原野,回到了家,连忙坐在桌边有滋有味的吃着母亲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吃完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他懒洋洋的伸了个腰,打了个哈欠,他连身上的蓑衣也不脱,就躺在草色葱茏的地上睡着了,仿佛绿茵茵的大地就是他的床,无边无际的天空就是他的帐篷。真可谓是饥来即食,困来即眠的一种无牵无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晚风柔柔,仿佛整个原野都在倾听他的细细的鼾声……

篇5:牧童改写

春天来了,一切都是崭新的了。广阔的原野,放眼望去,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平地是绿的,土丘是绿的,偶尔有一片洼地,那里也是绿的。

晚风轻吹,送来一阵阵悠扬的笛声。那笛声时断时续,似乎在和风儿嬉笑、打逗。

天地间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原先是一位小牧童在放牛。牛儿脖子上没有缰绳,也没有任何束缚。它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散步,愿意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愿意到哪里吃草就到哪里吃草。仿佛这方天地就属于它,它就是那里的将军。

牧童舒适地坐在一片柔软的草地上,他望着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心境异常舒畅。他取出随身带着的牧笛,轻轻吹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便从他的嘴边冒了出来。在婉转的笛声中,连牛儿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着原野上的无限乐趣。

圆圆的落日缓缓沉向西边,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欢乐的歌儿回家了。吃饱了饭,他连蓑衣也顾不得脱,就又来到草地上,卧在明亮的月光里。

望着天上玉盘般的明月,他想:白天有牛儿和牧笛为友,晚上清风明月相伴。童年的生活是多么简便自在、简单欢乐。牛儿在一天天地长大,自我也在一天天地长大。童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童年的欢乐生活却将深深地留在记忆中,永远不会被遗忘。

篇6:牧童改写

乡村的草地上,一个小牧童正叼着一根狗尾巴草,躺在树荫下边歇息,边放牛。牛群正吃着还带着晨露的新鲜青草,高兴地哞哞直叫。太阳光照着亮金色的牛毛闪闪发光,牛群走到哪儿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缀上了金色的大花。牧童想着自我惬意的生活,不禁高兴地咧着嘴笑了。

一会儿,他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笛子,在衣角上抹了两下后,放在嘴边吹了起来。

笛声悠扬悦耳,这声音传到了田野里,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像小鸟一样传到了远方。

趁着牛群在吃草,调皮的牧童决定去山上采野果子吃。走了没一会儿,就看见一棵高大挺拔的榛子树。但这可难不倒小牧童。他像猴子一样“嗖嗖”几下就爬上去了,不一会儿就爬上去采了一大堆。吃着香甜可口的野果,太阳也快偏西了,小牧童回家吃饭了。

吃饱后,小牧童又出来躺在草地上,清凉的晚风拂过牧童的脸。小牧童扑进了松软的草丛里望着天上的明月,数起了星星。可他实在是太困了,连蓑衣也没脱,就沐浴着月光和星光睡着了。

篇7:牧童改写

春天来了,土地上方圆六七里全是草地。一个牧童骑着一只牛儿,手里拿着笛子在悠闲地吹着。牧童说:“我来翻个跟斗吧。”说完两腿一蹦“刷”的一声,牧童从牛背上摔了下来。牧童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嘻嘻,不疼,哈哈哈……”“咦,怎样会不疼呢?”哦,原先是因为有柔软的草地接住了我。

天空已接近黄昏了,牧童的肚子已经像鸽子一样叫起来了:“咕,咕咕……”牧童赶紧骑着牛赶着羊回家吃饭了。牧童一回到家,还没洗手就狼吞虎咽起来了。不一会儿,牧童就把饭扫得一干二净。

这时,明月也悄悄爬上了天空,牧童一摇一摆地走出家门。

晚风中隐隐约约传来了几声断断续续的笛声,是谁在吹笛子呢?哦,原先是牧童呀。吹着吹着,牧童好像吹累了,他还没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手握笛子放在胸前,望着天上的明月睡着了……

这时,牧童的嘴角露出一丝丝甜蜜的微笑……

篇8:牧童改写

正值初夏时节,草木旺盛,乡间的傍晚凉风习习。沿着这一条灰褐色的泥泞小路,小路旁五彩缤纷的野花被欣欣向荣的小草包围着。路的尽头是一碧千里的草原,那儿绿草如茵,微风抚摸着每一个人的脸颊,耳旁飘过的风声像一支支动听而有节奏的乐章。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与完美,大家都很向往这样的生活。

在不远处的田野中,一位可爱的小男孩悠闲地坐在牛背上,时不时地哼着乡间小曲,或是吹一首民歌。他身披硕大的蓑衣,头上戴着一顶斗笠,就这样悠然地穿梭在远处朦胧的群山中,与近处那翠色欲流草原。

逛着逛着,他闻到了小路两旁人家的菜香味,又使劲地闻了闻,随即又看了看逐渐昏暗的天色,他才猛地想起了该回家了。

黄昏时节,他刚刚狼吞虎咽地吃下了母亲做的佳肴,又披上蓑衣、戴上斗笠,骑着那头大牛离开了家。在三里外的小草原上扑向一只蝴蝶,又去抓一只蜻蜓,跟随着发出淡淡光芒的萤火虫,一齐到了山脚下的湖畔。

皓月当空,月明星稀的夜晚,他靠在一棵参天大树下数着星星。伴着知了断断续续的鸣叫声与草丛中细碎的声音,还有青蛙的“呱呱”声,他在大自然伴奏的安眠曲中,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梦中的他,在过着明天同样安然自得的生活。

篇9:牧童改写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成千上万的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仿佛给大地换上了绿装,蜜蜂和蝴蝶在草丛中飞舞,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呜,呜呜——”一阵悠长的笛声传来,牧童正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笛声时而长,时而短;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断,时而续;在风中显得更加动听。但牧童还不满足,想卖弄一下本领。“看我怎样在牛背上翻跟斗吧,嘿——”“哎呀!”“咦?怎样不疼?我有特异功能吗?”原先,草厚厚的,像一张绿地毯接住了我。

黄昏,太阳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向大山后面走去,牧童肚子也闹起了风波,“咕咕”叫个不停,仿佛在发出抗议:“我饿了,我饿了!”于是,牧童迫不及待地向炊烟缕缕的家里冲去。到了家里,看到一桌子菜,牧童便狼吞虎咽起来。

吃饱喝足,牧童便出来散步。走着走着,蓑衣还没脱下就躺了下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欣赏着美丽的月色。

这时,月亮躲在云朵后面,蝴蝶和蜜蜂也不再飞舞了,原野一片寂静,牧童似乎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悠悠的笛声似乎还在耳边徘徊。

篇10:牧童改写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仿佛一张铺开的绿毯绵延无边。晚风轻轻地吹,草儿随风舞动着自我柔软的身躯。习习的夜风送来了一缕缕悠扬悦耳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若隐若现,似乎在和风儿嬉戏、追逐。

茫茫绿草边,远远地出现了一个身影,正伴着声声牧笛缓缓走来。那笛声多美啊!晚风、绿草、群星、明月都陶醉在这优美的笛声中。那身影越来越近,噢,原先是一位面目清秀、天真可爱的牧童。他刚放牧归来,吃饱了饭,连蓑衣都顾不得脱,就又从家里走出来了。

只见他收起了短笛,轻轻地俯下身子,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他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舒展舒展身子?还是喜欢月夜的美景,想好好欣赏一番?他头枕着胳膊,眼睛出神地望着夜空,望着,望着……

白天有牧笛、牛儿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没有争吵,没有战争。他的世界是那么安谧祥和,他的童年生活是那么自由自在,简单欢乐!我向往这种生活!

【小编简评】

牧童改写 优选10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范文网搜索更多其他牧童改写范文。

【网友评价】

添一字嫌繁,删一字嫌简。

牧童教学反思【篇2】

《画家和牧童》是一篇人物情感丰富,形象生动,内含深刻哲理,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语言、改(动手改画)中感受语言、画(动笔标画词句)中学习语言等方面,动了脑子,下了功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师生在学习课文时,突出了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以师评、学生互评的评读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了大画家戴嵩作画的认真态度和向小牧童求教的虚心精神、小牧童敢于提出反面意见的精神。在朗读指导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情境中,入情入境的文中人物的情感,进而创设了一种想读、爱读的读书氛围。

2、动手标画,培养习惯:

教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自己动笔标画课文中的生字的生字所连成的词语,然后同位合作互相学习、交流标画的词语。在学习第

称赞、赞扬”等近义词,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这三个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相关的语句来理解这些词语。教师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本节课。既注意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又为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标记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3、自觉参与,主动学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时,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体验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师生在交流“还有什么人在夸赞大画家的画?”时,让学生领会到“纷纷夸赞”的意思。另外,教师又以让学生对大画家、小牧童说句话的交流形式,入情入境的体会他们的好品质。这样既注意了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敢于表述自己真实感受的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牧童教学反思【篇3】

我在备课时,认真研究了教材。《画家和牧童》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本文谋篇布局上富有特色,戴嵩高超的画技引得围观的人纷纷夸赞,笔锋一转却传来了一位不起眼的小牧童的批评,前后对比明显。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意图如下:

1、寻找问题的切入口,围绕一个主导性问题开展任务教学。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中提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课,都存在着一个需要重点突破的主攻方向,没有重点的教学是低效的。要求我们把不同层次、不同类群的目标在主攻方向的提领下汇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节课教学时,我整体围绕一个主导性问题即:从哪里看出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安排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开始由课件引出戴嵩和牧童,出示了我知道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从而对戴嵩有初步的了解,再书写课题时特意把画家写得大,牧童写得小,设下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再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接着,让学生初步谈谈戴嵩是个怎样的人,从学生的回答中我抓住了从哪里看出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让学生合作学习,读一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然后结合朗读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在读文的同时,我有机地安排了几个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运用“一……就……”的句式说话,找“称赞”的近义词、想象围观的人怎么夸赞等。在通过各种说话、想象、讨论、朗读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悟戴嵩是一个著名谦虚的画家,同时还体会到牧童也是一个勇敢、实事求是的人。这样,让孩子们感受到戴嵩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后,老师在特地为牧童平反。然后再让孩子们选喜欢的角色朗读,再次感受人物品质。这样通过一个主线起到“牵一而动全身”的作用。

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自主。

这节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验,如:①提问体现主体性。例如让学生的当场作画,当小牧童帮大画家改一改《斗牛图》的错误,问:“你为什么这样画?”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有跟小牧童不同看法时,我肯定他,鼓励他大胆向书本挑战,课后寻找资料。②朗读体现主体性。朗读感悟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围绕一个主导性问题即:从哪里看出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引导他们在读读、想想、说说中进行充分的体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体会到戴嵩作为一名著名画家画技的高超。③学习方式体现主体性。如让学生接触文本谈自己的感受,说说画家是怎样的人?如抓住重点句感悟课文中,我也是先引导学生自己读,再合作交流体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当牧童改《斗牛图》的错误地方等。这些环节的设计我都意图达到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展开有效的对话。

3、立足文本,让语文课姓“语”。

1)、采用多种方式,落实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如,对于课文中词语的理解,我突出重点,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在朗读感悟理解“纷纷夸赞”这个词时,我先让学生找有关围观人说话的句子,朗读感受人们是怎样夸?找出三个夸赞的近义词,再引导学生如果你在场会也会怎样夸夸戴嵩的画?让学生在想象夸赞斗牛图的说话中,理解商人在夸,教书先生在夸,你也在夸,他也在夸,这就叫做——纷纷夸赞。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解词意的方法。

2)、抓住重点句,将理解、体验、朗读和对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在一起。如在学生找到重点句中的第一段课文二、三两句话: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我出示句子,交流对句子的体会后,进行朗读的训练,引导在读中感悟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又抓住了“一……就……”这个句式,及时指导学生用“一……就……”说话练习。再如,在对“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个词语的理解上,考虑到学生没有接触过国画,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很难理解。我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先让学生读词,再让学生猜两张图片(出示图):谁能猜一猜,哪张是浓墨涂抹?哪张是轻笔细描?学生在这样直观形象中,再猜字的意思,很容易就理解了词义,到此,我并没有结束,然后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再次朗读体会戴嵩画技的高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从直观理解到运用,最后回到课文,整个学习过程源于文本,始终围绕一个主导性问题,又对文本有一定的提升。

课后,我在想,这节课还存在哪些不足呢?我认为学生的朗读自主还可以加强。虽然课上是有朗读指导,可我有时还是按照自己的体会加以指导朗读,没有顾及学生自己阅读的感受。通过新课标学习我知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比如在某些重点句子的朗读训练,我可以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可问他为什么这样读?对有自己独特感受的同学同时可给予肯定。除外,课上有的学生有时会对某个问题不惑或有感而发,我又不忍心打断学生的发言,因此影响了预案中下一个精彩环节的实施,这样行吗?虽说是以生为本,如果在某个问题上让学生毫无限制的说,行吗?这是否也应该有个度呢?希望各位同行给我更多的建议。

牧童教学反思【篇4】

《牧童谣》,一首具有地方特色,质朴且豪迈的湖北童谣。首先我利用标题中的“牧童”二字展开了话题,引出一段有关“牧童”的故事。之前的失败提示了我,用一个故事虽然能吸引学生,但持续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听完故事候仍会想要第二个故事,思想很难集中在知识学习上,因此我尝试着将整个故事贯穿在整堂课中直到结束,果然有所收获。

接下来到了歌曲学习部分,由于经验不足,在播放歌曲的途中我才想起给学生提出聆听要求,这样效果明显不佳,学生的专注力已经分散,只有极少一部分的学生有思考老师的提问与要求。

在练声部分,我的初衷是要学生们通过发声游戏来进一步熟悉曲调,而又不至于乏味。本曲的歌词非常有特色,词句简单,上下两句一问一答的结构,刚好可以师生或生生互动,但如果能给学生设一个情境相信学生会更加投入。在短句练习发音的同时我给个别的音加入了柯尔文手势,这个学习点显得有些仓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他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完全熟记所有的手势确实不太可能,应该将手势的学习多做练习与复习,全班90%的同学能完成时再加入。这个知识点加在本堂课中不但对学生没有提高反而是一种累赘。

我自己最满意的是歌词编创环节,这一环节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在老师图片的提示下做歌词的改编,首先通过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好奇感,然后通过填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己创编。学生能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来演唱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学习能了。能让人快速成长的不是单一的教授而是实践与互教。

一堂课下来我总结了前两次公开课的失败之处,用儿童喜欢的形式把知识内容呈现出来,确实略有成效。但在语言,和提问的方式上仍有很大的缺陷,问题范围过泛,问题方式过深。首先是我经验不足所致,其次是考虑问题不够周详,这是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所造成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是作为任何一种课任何一堂课应该首先考虑到的。在乐理素养方面,也是值得一提的。乐理在西方的文字里的翻译是“音乐结构学”的意思,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学科。作为低年级的学生要学习乐理知识也就不那么件容易了,那么在每一堂课老师可以涉及到一点或几点的乐理知识,周而复始的提及与学习便是低年级学习乐理的最好方式。

这一周的示范课我做了很多也在他人的课堂中学到了很多,让别人多听课,多听别人的课是老师们进步的最好途径。任何学科都是相通的,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用心发现、细心体会是我这堂课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牧童教学反思【篇5】

音乐欣赏是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上的一节,在他们的眼里觉得枯燥乏味。有的同学说:“上光听音乐能听出什么呀,没劲!”所以导致学生在欣赏上出现了精神不集中,积极性调动不起的情况,一直是比较难上的型。怎样使这样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上,也是我想研究这节的宗旨。

《牧童短笛》:第一段是4/4拍,徵调式,由六个乐句组成。其以对比式二声部的复调的形式使两个声部的旋律此起彼伏,相互映衬。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骑在牛背上悠然吹起笛子的牧童,闻到了乡野泥土的沁人芳香。第二段为2/4拍,宫调式。快速欢快的旋律、活泼的节奏以及跳跃式的和声节奏型的伴奏是这段音乐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描绘出牧童欢悦、嬉戏的情景。乐曲的第三段采用了我国民间“加花变奏”的手法,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是旋律显得格外流畅,情调更为清新。

这堂的内容对刚踏上四年级的学生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本教学中主要设计了一个环节:利用多媒体在乐曲的背景、加花、练习中,以颜色、形态、进场次序的变化引导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结合教学内容我创设了:听、看、比、论、感等多种学习形式,以增强本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节的教学,我觉得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让他们在实际的感受中体验新知识、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8篇


一篇优秀的范文可以提高什么能力?为了更好地梳理表达思路,我们可以先用文字整理,写文章前不妨花上一些时间看看范文,在大量阅读中蚂蚁圈选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1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初中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新初中化学新课程,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教授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进而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本文主要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遵循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初中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锻炼与培养,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同时,由于部分化学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生对化学课堂感到厌烦。在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有效的改革,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激发初中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模式。下面,笔者将主要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希望给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化学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在化学课堂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收获到快乐。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对初中化学的重视程度,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真正实现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比如,在讲初中化学“氧气”时,这节内容主要包括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两部分,在教课时需要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初中生认识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因此,我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和尝试,首先向初中生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给学生演示和观看电子课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这样可以让初中生感受到化学是有趣的,能够自主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然后,我让学生去探究总结,得出氧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再详细讲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进而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在讲台桌面上摆上没有标签的两瓶气体,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并提问学生如何区别。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化学知识的多元化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真正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目标。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拓宽教学范围,促进化学知识的延伸,另一方面还能够彰显时代特色,打造现代化的化学课堂。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把握好度,切记夸大多媒体的作用,根据实际学情选择教学方案,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素养。比如在讲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此外,还让学生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对此,在新课导入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我国的各大水系和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等,让学生对水资源有深刻的认识。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这时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互动,有的说水可以解渴,有的说水可以用来灌溉,有的说水可以做饭,还有的说水可以洗衣服,等等。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实际即可。

三、结合初中生日常生活,注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必须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提高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鼓励初中生自主实验,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化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还要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做铺垫,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学重点是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学难点是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因此,我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类利用燃烧的反应已有几十万年了。你知道燃烧的条件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然后,我会跟学生一起进行燃烧的实验,满足学生的需求,并让学生回忆“烧不坏手帕”实验,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手帕烧不坏的原因。接下来,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生活化的知识:燃烧的现象有利有弊,当我们方法不当时就会造成火灾,所以我们要学会灭火的技能。那么,哪些方法可以灭火呢?这样的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对学生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组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关键。良好的化学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还能够优化师生关系,提高初中生对化学的喜爱程度。在设计化学练习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过难会打击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初中生的思维发散。如果问题太简单会让初中生不重视,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我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会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改进,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练习内容,面向全体初中生,促进初中生共同进步。比如讲完初中化学“溶解度”,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堂练习题。对于化学上等生,我给他们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逻辑性的问题,如:25℃时,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A2克;20℃时,2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B10克。如果在24℃的相同温度下,A与B的溶解度(SA和SB)的关系是什么?对于化学下等生,我给他们选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做法能够改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总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才能够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达到统筹兼顾、学以致用、寓教于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东来.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结构的优化策略[J].关爱明天,20xx(10).

[2]贾海青.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xx(22).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改革 黄梅县下新镇中心学校 杨学琼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并且课堂上人人有收获,课堂上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通过高效课堂,学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识,又能获得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使学生既能学得愉快,又能学有所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正在积极推进以“导学案”为导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导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课前根据学案自学课本,提出问题并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课堂上以学案上的探究性问题为教学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解决相关问题,得出有关结论,掌握相关知识。使得单向课堂变为双向课堂,大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讲学稿 参与 教学模式 协作

化学课堂

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学案导学 教学评价

导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识自主分清“会——疑惑——不会”三个等次标准,教师在课堂上以学案上的探究性问题为教学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解决相关问题,得出有关结论,掌握相关知识。讲学稿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好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有很大帮助,可大大增强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采用导学案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是我们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和推广导学案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解放老师,解放学生,是我追求的改革目标。

一.以导学案为导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的有效载体——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教学的最佳形式——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运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成果进行课堂中的合作、探究活动,才能实现“导学案”三维一体的设计目标。这样的课堂,学生无疑成了主体,而老师是组织者、导演;这样的课堂不再把掌握解题方法当作唯一的目标,它更看重的是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过程。这里的评价用到了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以及老师评价。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并重的有力体现。

初中化学导学案的使用可概括为四步教学法:前置学习、小组汇报(展示、交流、探究、讨论等)、激励评价、拓展活动。

(一)前置学习(课前预习)

上课前一天提前发(第一张),预习要求:主动、独立、尽所能地完成导学案。第二天早上课代表收齐交教师(时间充足教师阅批,若来不及课代表代阅),上课前课代表来拿走发给学习小组组长,组长牵头互批互改,互帮互助。

(二)小组汇报(展示、交流、探究、讨论等)

课堂交流:根据预习的情况,进行小组内交流和学生教学生,尔后请小组代

表展示本组预习交流后的成果,并接受别人的质疑,针对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小组把问题进行点拨。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些更深的问题从而进行探究,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是积极参与,遵守纪律。

(三)激励评价

临下课前10分钟左右,发下导学案的第二张,做课堂评价练习,当堂测试,下课时立即收起。

课后批阅:教师及时批改,放学前由课代表取回发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地完成课后拓展活动。此时能力差的学生是没有作业的。

练习点评:第二节课首先由小组代表对前一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让其他小组对其点评,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这个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评价能力、倾听习惯、尊重习惯。对教师批改的[课堂评价练习]中共同的问题,根据时间条件,教师可进行问题点拨,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个别问题,空出时间让其自己说出看法。课后拓展活动中的几个问题(一般不超过5个问题),由不同的组交流后谈谈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和辨析,从而让学生说服学生。

(四)拓展活动

练习中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主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及知识的重、难点,巩固拓展是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借以解释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实际问题。同时,也能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积极性。

这是我在教学中使用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认真阅读教材142页至144页内容,用彩色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标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惑,准备讨论时解决。

2、查阅课本,分析思考努力解决自主学习部分的任务,了解合作探究部分的任务,有时间,有能力的同学可先行思考。一 自主学习【温故】: 空气的组成(按体积比计算)氮气占______氧气占______ 稀有气体占_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其它杂质占______我们呼出气体中主要成分是______。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新】: 预习后我会填写以下空白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 二氧化碳 二 合作探究

(一)A、设疑:课本【实验5-12】 补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稀硫酸 充实验 实 验现象 什我的各种猜想 么物1. 质使

石2. 蕊试3. 液变„ 红? B、探究:课本【实验5-12】 实验 Ⅰ 现象 结论 方程式 合作探究

(二)实验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方程式 往澄清石灰水里吹入气体 Ⅱ Ⅲ Ⅳ 应用:为什么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烧杯杯壁会出现白膜? 三 归纳小结1、2、3、四 巩固检测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碳 酸 ______ ,(2)干 冰 _____ ,(3)石灰水中主要成分 ________ ,(4)碳酸钙 ________。

2、写出本课所有化学方程式。

3、从[实验5-11]中观察到烧杯中两支蜡烛由下至上先后熄灭说明了两点: ①_________ ②_______

4、将盛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插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可见到什么现象?说明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5、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A、密度比空气大 B、可以溶解在水里 C、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 D、CO2分子可以与紫色石蕊直接反应 五 【课后反思及纠错】 本节教师寄语: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永远也无法到达。二.教学过程中师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教师如何使用导学案,教师使用导学案上课前,要进行二次备课,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将导学案发给学生,作为预习作业,第二天上课时任课教师根据抽查学生导学案预习的情况,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教学中力求百花齐放,各显己长。课后,教师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做到随教随研讨随更新,避免同一个错误在同一科组内重复出现。

2、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5

学生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预习,要求所有学生本着自主、独立的原则,自行解决导学案中的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拓展题,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完成课堂学习内容:课堂上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如课内时间不够,可作为当日作业完成。总结学习心得:学生课后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在导学案上填写学习心得,总结本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也可对导学案的编写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整理导学案:学生对老师批阅过的导学案要及时认真地进行纠错,每单元学习结束,学生将各科导学案分科按顺序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之用。

三.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困惑。

1、教师观念转变不到位,导学案设计形式单一,缺少创新。导学案的编写质量有待提高。现在大部分备课组都是将导学案的主要任务分配给组内的各个任课教师。但是由于不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以及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等原因,编写的讲学案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用起来较为得心应手,题目的设置也达到了帮助学生巩固练习的目的;有的题目设置就是简单的照搬照抄,甚至跟作业本等学生手中的练习册发生重复,降低了导学案的使用价值。所以,在导学案撰写时一定要在个人主备的基础上备课组内还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反复推敲和修改,最后再定稿,这样的导学案凝聚了集体的智慧,质量就有了保障。

2、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因此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学完该学的内容。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大多不善于与同学合作,往往仍然是各行其是。

3、时间冲突。到了重点章节,感觉时间安排还可以,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不是这没说到,就是那没处理。课堂上匆匆忙忙,完全没有刚开始时的那种游刃有余。认真反思一下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说明从思想上,我们还是放不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们在“精”字上下的功夫还不够。老师讲的不够精,练习题选的不够精,这样,老师讲的多了,学生练的多了,课堂时间当然不够用。问题的解决也并不难,只要我们能放开手脚,多在一个“精”字上下功夫,精讲知识,精选习题,精确引导,就能解决好这一冲突。

4、课堂囿于导学案,太程式化,显得没有生气。当然,刚开始使用必然要先套用一定的模式,等熟练运用后,就可以达到有模式而不唯模式的境地。

5、学生对导学案不重视,尤其是导学案上的习题。表现在不注意保存导学稿,不注意补充完善导学稿,不善于反思总结。部分学生不做习题,错题不纠正等。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督促检查,逐步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我们后段的设想

在今后的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解决,另一方面,要尝试其它课型,如复习课、讲评课等,使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更加适应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师的观念转变和更新一方面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学校创造一个教师业务学习机会和平台,如开展外出学习、专家讲座和研讨交流会等。我们的课堂缺少激励和表扬措施,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奖励和鼓励,这方面今后应该做好。对学困生学习兴趣、习惯和信心的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

总之,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使用过程中一开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正视问题并不断的学习、摸索,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坚持导学稿的使用,我们目前所遇的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导学案的优点也一定会最大化的得以发挥。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荣璞书记说:“思想不到位,行动一定不到位”,党中央说:“要与时俱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得很快,教师也要主动学习,大胆实践才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反思,坚定信念,把握新课改的态势、了解新理念的内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断厚实自己的从教底蕴,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新课改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刘芳.走向发展性课堂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衣敏之:《几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化学教学》 2004.3 3.关士伟:《新课程视野下中学化学学案设计的研究》教育信息网

2012.10.5于黄梅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3

丹林中学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

为了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我校的《“自主协助式”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方案》,结合化学科的学科特点,我校化学科采用《“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让每一节化学课都成为高效课堂。

一、“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理念

“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主”原则进行,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二、“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结构

“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高效”,所谓的“高效”就是要通过实施“自主协助式学习”,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为中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让以前学习有困难、不主动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体现价值的地方,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结构如下:

引导激发情趣——自主探索学习——展示交流——智慧引领——知识的迁移、拓展、提高。

三、“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的释意

(一)引导激发情趣(2--3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引导激发情趣是该教学模式能否得以实现的前提。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易于让学生感兴趣,因此在引导情趣的情景创设上,只要多思索,会有很多好的方法,例如魔术、图片、故事等等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打破常规的方法,先表演了几个化学小魔术去引导学生感趣,然后设计了几个引导性的问题如:(1)我想用一把铅笔芯换你妈妈手上的钻戒,为它们的组成是一样的,你愿意吗?(结构不同)(2)医生给病人输氧气为什么不输煤气?(性质不同)等等,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在自我感知中去学习、归纳化学科研究的内容。

当然在高效课堂教学的引导激发情趣步骤中,一定要让引导的方向与学生感兴趣的,或学生的思维方式要相统一,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二)自主探索学习(5—10分钟)

自主探索学习是要教有可依的,不能盲目去“开放”学习,往往是在研究学习、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导学案,每小组学生先自学,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或上网查询等多种方式,将导学案中的疑点勾画出,每小组通过讨论、分析解决一些个别学生的简单疑问,把困难的问题集中起来,为下步的学习打基础。

(三)展示交流(10—15分钟)

该步骤是本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也是师生、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之后,再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点拨,也可以组内成员补充,其他小组成员补充,还可以师生讨论、引导归纳进行精讲,达到释疑的目的。该步骤中能体现很多的优点(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每个学生在组内能体现自己学习的价值,体验成功,以优带差,共同进步;(2)在展示环节中既可以训练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展示中体现个性特色;(3)在小组内由于合作学习,逐渐形成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的良好合作学习氛围。

(四)智慧引领(5—8分钟)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们个别的困惑或集体的疑问给予点拔、讲解、归纳、小结等,但是教师要尽量的不重复书上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组与组之间的竟争,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给予适当的评价。

(五)知识的迁移、拓展、提高(10—14分钟)

在该教学模式中,通过引导设计练习、家庭实验;改进实验装置;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等方式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设计此步骤是为了将新旧知识、理论和实际之间衔接在一起,形成知识的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步导学式”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去自主协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去学习,经过评价和迁移、拓展,去获得知识、获得学习的方法,从而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体,提升学习能力,达到高效课堂实现的目的。

丹林中学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模式

丹林中学 陈明芬

复习的类型一般包括:章节复习、单元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实验复习等。在教学过程中,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复习课的要求是要着眼“双基”,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基础知识到位;二是基本方法到位;三是能力培养到位。就知识而言,必须全面系统地复习所有知识点,广到边。为此,我们推出章节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模式,具体教学程序及要求是:

一、揭示复习目标(约1分钟)

[目的]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步骤] ① 板书课题。②讲述复习目标。

二、指导学生学习——学法指导(约1分钟)

【目的】使学生知道复习的内容、方法、及复习的要求。{步骤}(1)布置复习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课本第几页到第几页。(2)明确复习的方法:对照复习题纲边看书边找答案;或对照复习提纲进行回忆,回忆不起来的,看书找答案。对不能回忆的内容或模糊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反复巩固。

(3)提出自学的要求。告诉学生自学的时间,学习的目标,做相关的练习,如何检测等

三、先学(10分钟 左右)“读”,这是教学的起始阶段。目地 :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节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2)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通过口答、默写、板演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将学生学习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形式。

步骤:

(1)出示复习提纲,学生根据复习提纲看书,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教师巡回辅导。

例如;小苏打的用途有那些?不如:小苏打为什么有这些用途?溶解度的概念,可这样提问,你对20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是如何理解的?

d、问题的提出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e、利用化学学科特点,结合社会热点,提出一些与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有联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化学手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f、问题的形式要多样化,填空、选择、比较、判断、问答等,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用化学学科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

g、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深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最大限度的发现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为后教作准备。提问、板演的对象以中下学生为主,因为他们的错误具有代表性。

今后的要求:备课中要有学生学法方面的备课,要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仍然是知识罗列的备课,一票否决。

四、后教———“点”(10分钟)

目的:

(1)通过教师的点拨、补充、更正,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深化。

(2)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理清思路、分析原理,找出规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步骤:

(1)学生评定、讨论、更正。

(2)教师点拨、补充、更正、归纳。

(3)课堂小结。

五、当堂完成作业—练(10分钟)

目的:通过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本章的知识,达到复习目标。

步骤:(1)出示或发放练习题。

(2)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练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

六、作业点评

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师再给予一些适当的点拔。丹林中学初中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模式

丹林中学 陈明芬

试卷评讲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评讲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漏;加深理解,强化巩固;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总结经验,树立信心;提高能力,促进发展。但评讲课时常被广大教师所忽视,使试卷评讲成为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为此,笔者进行了关于探索试卷评讲课的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尝试摸索出一套高效、实用的化学试卷评讲教学模式。介绍如下:

一、操作模式和流程

该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是 “小组讨论——重点讲评——归纳整理”。1.课前准备工作 1.1 试卷统计分析 1.2 确定主讲内容

教师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确定矫正内容。矫正教学的内容一般依据以下几点确定:

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相对应的知识点; ②

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

在以往教学中已多次接触,矫正过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 ④

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2.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考试的情况,明确老师讲评的题目和学生讨论的题目。

第二步: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提纲基本有两条:

(1)本题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今后如何避免?(2)本题的解法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解法?

主要是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交流解题心得,互助订正,共同探究。具体做法是:让所有学习小组(好、中、差各层次学生都有,人数5—6人)用 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主订正、互助讨论,完成部分试题订正,并要求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教师进入各小组现场指导。(教师在组间巡视,对小组中出现 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包括必要的检查、鼓励和指点。)

第三步 错题检查

在自我订正、互助讨论的基础上检查和点评相结合,要求各小组上报未解决题目,结合课前批卷情况请同学说明错误原因,检查小组讨论的学习效果。

第四步 重点讲评

根据考试中答题的情况和课堂讨论的情况,老师有选择地进行重点讲评。第一,讲透错误率最高的题目。一道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做错,就应引起警觉,要剖析原因,讲深讲透;第二,讲清试卷中拔高题、能力题。这类题,要突出重点,点拨思路,找准思维障碍,重点突破。第三,拓展讲评内容,注意“三向”综合:向学科内综合方向延伸拓展;向学科间综合方向延伸拓展;向现实生活方向延伸拓展。

通过这样的评讲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真的能起来查漏补缺的目的。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4

情境是可暗示性和可教育性的同义语,是将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情感之中,营造出一种氛围,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初中化学课程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化学教材提供给师生的是一个文本的载体,就针对知识、概念的系统说明。而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可以将这个文本的世界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到一个社会化、生活化的世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

因此化学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不但能帮助学生重温旧知识、获得新经验,还可以通过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素材和大量信息,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1、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出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情境的趣味性、神秘性。如在讲《燃烧和灭火》一课时我在课前做了一个“滴水生火”的小实验(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水是不能引燃棉花),展示给学生的是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当学生的目光聚焦在棉花时,我说:能否用手中滴管里的水引燃这团棉花?这一下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当水逐滴滴在脱脂棉瞬间,孩子们凝神屏气关注着,突然棉花剧烈燃烧起来了,学生发出一片惊呼!孩子们说,太神奇了!孩子们在惊呼和兴奋之时我又提出了两个问题:棉花为什么能燃烧,它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带着探究的疑问,一步步揭开燃烧的神秘“面纱”。

2、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要彰显生活性的本色,突出了生活化的学科特点。《金属资源保护》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热贴,学生纷纷说:可以贴在肚子上、腰上暖乎乎的特舒服,还能止痛,脚冷时还可以贴在脚心上来取暖!当我问起发热原理时,没有人能够准确的回答上来,我于是打开包装和学生一起感受神奇发热变化。此时他们以揭开发热的秘密为己任进行探究,把发热后的热贴粉末倒出来,与未发生变化的热贴粉末颜色对比,用磁铁吸引两种粉末,分析出了变化的原因,揭示了出铁生锈的实质。

3、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要展示出探究的本质,突出了化学科学化的特点。

探究《分子》性质时,分子是一种看不见的微粒,如何能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我取一根一米长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向其中加入30ml的水,再向其中加入30ml蓝色的酒精,并用细线做好标记。用胶塞堵住开放端管口,再将玻璃管倒置过来时,学生看到了被气泡推动的蓝色水晶液柱向上游动着,上下颜色逐渐一致,并且液面高度在标记以下,这一神奇现象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面看不见的粒子无法说明,接着我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在一个大容器内首先加满石块,再向其中加入了许多细沙,细沙逐渐将缝隙填满,这时又向容器内加入了100ml的水,学生看到水又流到细沙的间隔中间,两组实验使学生彻底明白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也有间隔的道理。 4、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出时代性,突出化学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源、环境是社会的二大因素,《燃料与环境》一课时,我利用一组科技新闻创设情境:“近三年来,油荒它像季节交替一样自然,常出现油线告急,‘灾后重建用油量大增’、‘春耕用油量大’、‘汽车增多,需油量增大’……一次次油荒的表象各不相同。”学生走向新闻表象的背后,寻求事情发生的根源,油荒不断的背后,是能源危机在作祟,当石油储量将消耗殆尽,发展“新能源”及“清洁燃料”已经成为当今最迫切、最重大的问题之一,一系列的探究唤起孩子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化学课堂情境创设——要有美感呈现性,突出学科中的美感教学。化学世界中的仪器安装的协调美、颜色变化纷呈之美都让这一理论性的学科增色了不少。在讲到《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这一课时,我引入了喷泉实验,当时看到水晶般的玻璃仪器被和谐的组装在一起时,引起了他们的视觉冲击,当我打开止水夹的瞬间,看到无色的液体向上喷涌而出,更让他们惊奇的是落下后液体变成了粉红色。学生被这视觉的美感所震惊的同时,也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他们去研究为什么会产生喷泉?为什么无色的液体会转变为粉红色?孩子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愿望主动去探究,这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会促使他们更好完成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化学知识奇而有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曾用文学性的语言设置情境,引入诗歌、故事、化学史、课本剧表演等……以此情境为亮点,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生活世界为源泉,将化学知识融入到广阔的生活背景下,融入到生命成长的舞台里。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去再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多年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当学习内容、形式与恰当的教学情境完美结合时,高效的学习才会发生,使所学的知识更能好的迁移到其它情境中再应用,也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易于理解和掌握,才可能更好的到真实生活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5

摘 要:

提高课堂效率这一话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悄然而至。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长期延续,我们的课堂很难彻底摒弃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子。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化学教师,必须立足当下,尽快转变观念,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与我们相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活动民主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做法: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一)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生对一些化学现象颇感兴趣,因此,化学实验也是学生颇感兴趣的一项教学活动,它是促使学生学好化学的催化剂。在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气体的生成、颜色的改变、沉淀的产生等新鲜的化学现象。正是这些现象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新奇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化学课上,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开展演示实验,对于一些自己无法完成的实验也要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活动之中,集中精力、兴致勃勃地参与化学学习。

(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学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其实,这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例如:从二氧化碳的教学中可以联想到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联想到“温室效应”的成因。由于森林被无休止的砍伐,导致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大量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多,便导致了全球气温变暖,这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很多危害。通过这些,学生便会意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此时还会产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的想法。

(三)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化学现象的成因是学生渴望探索的动力。化学教学必须让实验贯穿始终,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因此,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实验,当实验成功时学生不由得产生喜悦感和自信心。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实验,而且对现象的产生更加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动机。

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一直倡导的新型学习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例如:在氧气制取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比较不同的方法的反应原理,每一种方法分别发生什么化合反应。让他们采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比较哪一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净。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停止加热还是先将导管移开,为什么。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思考,避免实验时出现差错,有些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当然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各种问题,善于引导,多加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要记得内容多、容易忘、过程复杂等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化学教师应从学生基础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刚接触到化学课程的初中生,对一些化学现象极其感兴趣,但是他们并不懂得从表面现象追溯成因,也不知道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思考,更不懂得由浅入深的探索。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此外,初中生知识水平的制约导致了学习内容中需要描述的内容以及概念性的内容较多,而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对于这些内容的记忆,需要教师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结合学生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使这些内容上升为理论和概念。

在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但是这些内容往往是比较枯燥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将这些枯燥的记忆内容编成顺口溜来方便学生的记忆。例如:记忆元素周期表中前20个化学元素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再如:记忆化合价时,我是这样编的顺口溜:“钾钠氢银锂正一,钙镁钡锌正二齐,铝三硅四氧负二,正二三铁铜二一。”这样一来学生记得准、记得牢,而且兴趣十足,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重视实验教学

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演示精确,能够将实验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定会兴致十足的学习化学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非常受学校条件的限制,有很多实验无法完成,只能靠教师的讲解辅助学生理解,其效果极其低下。现代信息技术完全打破了条件的制约。例如:做完实验后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很多学生对此意识不够,认为无关紧要。这时多媒体技术就派上了用场,它可以演示正确与错误的两种现象。学生从中发现如果先撤酒精灯,酒精灯上试管的温度就会降低,气压变小,而气压变小就会导致右边导管的水倒流进入酒精灯上的试管,容易造成试管爆裂,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先撤导管。学生理解了其原因,更利于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

总之,要想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以学生兴趣的培养为出发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此我们的化学教学就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6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周原初中化学备课组

经过一年来的化学课堂探索实践,我们在化学备课组提出了基于农村初中高效课堂的“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注重体现“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的一个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和鼓励”而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一个教学流程。要实施好“五步教学法”就要掌握它的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进行有固定程式的机械化操作。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实施“五步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方法和步骤介绍如下:

第一步: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大约3--5分钟)。

上好一堂课就如演好一台戏一样,引入是戏剧的第一幕,导得好,引得巧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强烈的求知欲,轻松愉快地进入情景,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并能长期记忆,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化学组通过研究、讨论和实践,总结出:引入新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所学语言材料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新课。我们通常从如下几方面导入新课:

(1)问题的引入。针对所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悬念来引入新课。

(2)实验观察引入。化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类型的实验作为引入环节,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媒介引入。利用与新课联系的种种“媒介”引入新课。这种媒介可以是一段趣闻、佳话、轶事或一则故事等。

其次,学习目标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而设立,使学生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使课堂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加有成效。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学生学习的难点,让学生摸得着、够得到;例如:每一节的概念、实验现象等都可以作为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就能完成。同时,出示学习目标用时要短,从而节省下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学习。这是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保证,也是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败的关键。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约

5--10分钟)。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理论上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因此化学教师要把培养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重心。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故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其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因此,我们授课时要改变传统的“一讲一听”、“一问一答”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下解放 2

出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作为备课的重点。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凡是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掌握的,教师不讲。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和保持是自主学习得以开展并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在学生合作这个环节上,可以让好的学生帮助后进生;或者把学生分成不同水平层次的几个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进行学习,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学习目标等。例如:在《水的组成》这一课题中,学困生能知道正负两极各产生什么气体及两极的气体体积比是多少,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的结论,就已经完成了他的学习目标。

第三步:学生展示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升华。(约10-20分钟)。这一环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环节,主要形式是老师围绕教学重点提问检查,学生作答,或让学生自问自答、自导自演。教师点拨的重点是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的难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不惜时间,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力争做到让学生“解惑”,不让学生留下疑难。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组织文字准确表达出来是比较难的事情,大多数学生都习惯用口语来表达。所以这一环节首先关注的是学困生、中等生的学习情况。为了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确立学习目标时,学困生的学习目标就相对简单;因此在教师提问或学生展示时,学困生就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展示自己,例如在《空气》这一课题的第一课时时,我采用以下步骤:(1)教师提出学习目标:

1、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谁?

2、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有什么现象?水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由此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3、为什么红磷燃烧只消耗了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

4、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5、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多少?

6、什么叫混合物?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7、什么叫纯净物?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2)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教材,观察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收获。

通过这样的展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效果,感受成功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步:教学小结,归纳提高(约5分钟)。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易于掌握,易于复习,同时把本节课知识变更为立体的印象记忆,使学生在应用上针对性更强,应用更准确,表达更清晰、更明白(这环节对中等生以下显得更为重要)。要做好这一环节,首先要求老师上课时要注重板书演示过程,让学生明确知识的来由,形成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例如在讲《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可以用“掌心记忆法”。这样,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形成系统知识。这环节形式多样,可以是教师主讲分析,也可以是学生归纳总结,我通常用询问的方式问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先让学困生回答,依次让学生补充,从而完成了从“学习目标”到“解决问题”到“掌握知识”的过程。

第五步:当堂检测反馈(约5-10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提问、检查作业、测验、考试等评价手段获得反馈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加以矫正。这样可以起到复习、强化学习目标,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和规律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学得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好路,搭好桥,适时引导,指点迷津,老师必须做到

1、检测过关题目要预先设计。

2、学生要独立或限时完成。检测完毕,及时作出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3、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安排学生或由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安排统一时间进行辅导讲解。(经验证明,这一环节可以容易提高学生整体成绩)。

例如:《空气》第一课时的课堂练习: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和,按体积计算它们分别占空气体积的 和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

(1)燃烧实验中可燃物是,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①空气 ②氧气③氮气④果汁⑤豆浆⑥水⑦牛奶⑧酱油⑨河水 我们化学备课组深切意识到,要在实践中提高“五步教学法”的作用,除了教师个人魅力、全身心投入备课和上课以外,更有效的方

法是教师间互相学习,通过集体备课和听课交流等同伴互助形式的教研活动,能更快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在备课时共同关注教学目标如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听课中提高对“五步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努力在课堂上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7

优化教学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产生,新概念教学理念的模式的推进。根据现有的条件以及这些年的经验,我也在不断的摸索总结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初中学生童心未泯,好动好问,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在有效时间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目的。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理念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主”原则进行,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结构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高效”,所谓的“高效”就是指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学习目标,且掌握学习方法,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思维方式养成正确价值观。具体方法主要通过实施“自主学习”,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为中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让以前学习有困难、不主动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体现价值的地方,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如下:

设置问题,提前预习——引导激发情趣——自主探索学习——课堂上分组讨论、释疑、归纳师生共同总结——自我评价——高效课堂的提升

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释意

(一)设置问题,提前预习

课堂时间有限,提前预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疑问,在课堂上占有主动权。我的方法是不会让学生没有目的的预习,通过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答案,解答疑惑。既充分利用时间还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二)引导激发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引导激发情趣是该教学模式能否得以实现的前提。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易于让学生感兴趣,因此在引导情趣的情景创设上,只要多思索,会有很多好的方法,例如魔术、图片、故事等等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打破常规的方法,先表演了几个化学小魔术去引导学生感趣,然后设计了几个引导性的问题如:(1)我想用一把铅笔芯换你妈妈手上的钻戒,为它们的组成是一样的,你愿意吗?(结构不同)(2)医生给病人输氧气为什么不输煤气?(性质不同)等等,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在自我感知中去学习、归纳化学科研究的内容。

当然在高效课堂教学的引导激发情趣步骤中,一定要让引导的方向与学生感兴趣的,或学生的思维方式要相统一,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三)自主探索学习

自主探索学习是要教有可依的,不能盲目去“开放”学习,往往是在研究学习、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导学案,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或上网查询等多种方式,将导学案中的疑点勾画出,为下步的学习打基础。老师根据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总结自己的问题,老师再来判断他们的掌握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不断的提出新的疑惑。这就是学生课下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引导在进行下面的讨论。

(四)分组讨论、释疑、归纳

释疑归纳是该步骤是本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也是师生、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之后,再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点拨,也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点拨,即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转化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二是释疑,即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教师针对其疑点,讲清思路,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该步骤中能体现很多的优点(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组内能体现自己学习的价值,体验成功,以优带差,共同进步;(2)在展示环节中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找出自己的不足拓展自己的思路,也可以让学生在展示中体现个性特色;(3)在小组内由于合作学习,逐渐形成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的良好合作学习氛围。

(五)自我评价

“导学式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开放式”去自主探索学习,而是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那就必须有学习评价的步骤。因此在“导学式教学”模式中就要依据学习内容,设计合理的练习去进行学习评价,对于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仍可以采用组内讨论,由优等生帮助解决,或教师引导、查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解决。对于优等生来说此过程就是一次复习、拔高的过程,而对于一些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此过程是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也是能力提升的过程。

(六)高效课堂的提升

在该教学模式中,通过引导设计练习、家庭实验;改进实验装置;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等方式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设计此步骤是为了将新旧知识、理论和实际之间衔接在一起,形成知识的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校课堂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去学习,经过评价和迁移、拓展,去获得知识、获得学习的方法,从而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体,提升学习能力,达到高效课堂的实现。

以上是不成熟的教学方法与拙见,但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成效,我会继续总结吸取成功的教学方法,不断摸索探讨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8

“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懂得这一道理。把课堂的有效性充分融入教学中,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高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学生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如何激发兴趣呢?

1.课上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推进剂,适当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期待、困惑和亢奋的心理状态,这样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习动力。

2.课上创设“导入情境”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真实的课堂导入情境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对整节课的学习起到引导和定向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并且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自然学科,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充满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获取,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那么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就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工夫,多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产生兴趣,从而使化学课堂教学有效。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这样不仅能直观地说明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些实验仅仅停留在课本基础上还不够,对其可以进行拓展、延伸,灵活变通各种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效果会更佳。

“互动”不仅是达到“以学生为本”这一目的的重要方法,也是使化学课堂有效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课堂上可以多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相互交流中启迪思想、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之个性得到释放,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化学课堂评价是对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错误,不对其求全责备、讽刺、挖苦,先肯定他正确的部分或态度,然后非常中肯地指出哪一内容有问题,并及时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样的评价使学生更清晰地明确改进的方法、方向;若回答正确,也要帮助学生分析正确的原因,是学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还是紧扣概念、原理进行判断,抑或是抓住了背景中的关键词思考得出。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要抓住这一机会及时肯定鼓励,可用“你太有才了、你真厉害、简直就是一个小化学家、我喜欢、你的眼睛有如闪烁着智慧的小星星”等诙谐幽默的语言。这样的`语言评价才有效,这样的化学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从学生的人生发展来说,我个人认为除了从三维目标评价外,应该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探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才更为有效。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把学到的知识利用到实际当中,那教育成功了,教育的目标最终也就达到了,学是为了用。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在课堂设计优化上的多下工夫,才能使课堂有效。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较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教学目标,使其具体明确且恰当;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培养能力;优化课堂演示实验,使学习知识和训练能力有效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的板书,使其在揭示知识重点、难点的同时,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积极投身教改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化学课堂有效。(1)要实现“以教材教为中心”转向“以生活知识为中心”,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2)要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3)要实现“以统一教学模式为主”转向“以个性化教学为主”,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实验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也可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等。

在教学中适时使用多媒体,不仅适应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使化学课堂上的“不可见变可见”,如,做不纯氢气爆炸的实验、从微观方面以动画的形式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等,在这里,化学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相互结合,教学效果达到了,课堂教学有效了。

此外,要想使课堂教学有效,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学生的交流相对安静,学生集中精神会倾听的学习习惯也尤为重要。中国家庭教育第一人董靖宇博士讲道:“上课听讲就像司机开车,丝毫不能走神,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句话足以说明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有效,主阵地在课堂,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但只要你深入学生心里,关注学生主体,注重课堂设计,更新教学方法等,一定会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高中教学反思生物系列8篇


一名合格的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性格提供不同的教育,在开始讲课前,老师都会打开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教案是学生群体探求知识奥秘追求美好未来的学习策略,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编辑花费了很长时间来整理“高中教学反思生物”的所有重要资料,如果您需要再次访问本页请及时收藏!

高中教学反思生物 篇1

最近学校组织了赛课比赛,我们高一上周率先进行了赛课。上周一我在国际班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分离定律的应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等位基因”等概念,看似是第四章内容的提前,其实不然,教科书中只是把基因解释为控制性状的因子,是比较红光的说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接受、理解基因,又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为第四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赛课的内容主要是第一部分。本节课作为新授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孟德尔所做的豌豆多提问、多讨论、多分析、多探究,把难点一一剖析成若干个简单问题,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主体意识及探究精神。最后,通过多媒体的功能将学习的知识总结连贯起来并进行相关小题的训练。下面就我这节课学习内容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导入新颖并易懂

在这节课的导入中我引用了平时我们常说的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来引出遗传的概念,进而说出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简介。这种导入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又比较容易理解。所以,一开始就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2、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在这节课中需要学生理解两个概念:“性状”和“相对性状”。这两个概念课本上有相应的文字解释,但是解释得过于抽象,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于是我思考着让学生用相应的肢体语言来理解这两个概念。我让学生看着同桌的眼睛、鼻子、耳垂、头发等,然后我总结我们看到的这些都叫做性状,进而总结出什么是性状。对于“相对性状”的解释我让大家跟我做了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让大家把舌头伸出来看能不能卷曲,结果有的学生能卷曲有的不能卷曲,我就说卷舌和平舌就是一对相对性状。第二个动作是让学生双手合十自然放在一起,看哪个手的拇指在上,结果有的学生是右手拇指在上,有的则是左手拇指在上,我总结出右手拇指和左手拇指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此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很珍惜这次赛课机会。赛课结束后,赵主任和我们生物组的老师都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也会好好反思这些意见并把这些意见辅助到我今后的教学中。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高中教学反思生物 篇2

备好课,上好课,是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好课呢,在不一样的年级不一样的学科应当有所差异,在高一生物课的现行课标的'要求下,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定位在不是看教师有无出色的表演,而是看学生有无出色的表现,应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体现出来,有张有弛的节奏,一切以学生思维的互动、本事的训练、情感的培养为主。

高一《蛋白质》是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的一节资料,又是十分重要的考点。在这节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自我制作图片,演示蛋白质的构成过程来体会事物的变化过程,发现知识内在的规律的教学策略。在课前做好卡片每四人一套(为节省时间教师自我做好给学生),在卡片上写有—NH,再一齐计算情景的分析基团变化、分子变化及相关计算得到相关规律。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这些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自我讲出来,这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本事,又能够解释其他同学可能存在的疑问,当然也会暴露出学生思维的欠缺,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与弥补。这样一来就基本上能够由学生自我解决这一节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本事、探究本事和总结规律的本事,切实体会物质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记得以前有一位英国科学家的一个研究结论:我听(记住,我忘记;我看(记住,我记得;我做(记住,我学到;我教(记住,我掌握。放手让学生自我体验那不就OK了!

高中教学反思生物 篇3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高中教学反思生物 篇4

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脱离探究、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将来新课标的要求,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1)从一个实例(或现象)入手,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进行探究。(2)每组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然后提出可行性的设计方案。(3)方案的实施。各小组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或实验,然后小组得出结论。(4)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结论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出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对于整个探究过程选题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实,一定是先发散,后集中。如《生长素发现》一节的教学,可以窗台上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这样以探究、实践为核心,完全摈弃了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高效完成生物学科的学习任务,达成课堂课程目标。活动方式如探究活动、创新活动、实践活动。

篇二: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高中教学反思生物 篇5

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脱离探究、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将来新课标的要求,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生物潜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1)从一个实例(或现象)入手,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进行探究。(2)每组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然后提出可行性的设计方案。(3)方案的实施。各小组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或实验,然后小组得出结论。(4)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结论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出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对于整个探究过程选题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实,必须是先发散,后集中。如《生长素发现》一节的教学,能够窗台上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这样以探究、实践为核心,完全摈弃了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总之,多样性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高效完成生物学科的学习任务,达成课堂课程目标。活动方式如探究活动、创新活动、实践活动等。

高中教学反思生物 篇6

一、教学观念上的反思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执行教材或者教参上的观点,只是在简单的重复甚至照抄。学生也只是对教师的授课全盘照收,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说什么就听什么。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自主性,没有对知识进行研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出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课堂教学进程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课前反思就是指备课环节的反思,教师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要教而有思,思后有得。备课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这个预见性是建立在对教材和学生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要深刻把握教材,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切实准确地确定一节课的教学深度、广度,才能确定重点、难点,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并且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课中反思是在课堂中及时发现问题(包括一些意外生成)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前反思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调控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先天具备,而是在无数次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课中反思包括: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课后反思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教学反思,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后,再一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等进行剖析,进行思索和总结。这样使自己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从而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教学方法反思

现在的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将自己作为一个教学参与的平等的首席。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应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识图、实验设计和操作、求同存异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会考查到。

四、生物实验反思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各地的会考、高考中纷纷加大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到要学生改正实验错误、分析实验现象等。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因此,在教学中,要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操作,积极动手、动脑,放开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使其真正掌握实验的每一步骤和基本方法,而不是在教师的一步一步指导下,照着教材依葫芦画瓢。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教学反思生物 篇7

从教高中生物教学五年,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心得,反思总结了一下,感觉收获很多。

一、关于成功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情景,师生共同愉快地进入教学主体内容。那么,如何做到成功的导入呢?

1、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

2、通过当地的特点导入

学生对家乡的资源特产都比较熟悉,如果以此来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了解家乡,关心家乡。

3、以旧拓新,“启发式”导入

高中生物内容较多,知识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授课时常常采用“启发式”导入。例如,在讲授“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内环境与稳态”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做为桥梁,引出新课内容。这种方式能利用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真正做到有启有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还可以借教具导入,以名人轶事或科学家生平导入,通过练习导入等等。

二、关于优化教学方法

一堂课的核心是教学主体内容,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首先是做好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主要有以下几种:

贮存到自己的头脑中就可以了。当然不能整节课都采用这种方法,但对一些新知识的教学来说,讲授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于其他教学活动。

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师生间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是很常见的方法之一,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这种方法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这种方法能直观地展示学生周围不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感性认识。

除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外,还有许多方法,比如探究法、学生自学法、观察法、启发法、角色扮演法、调查法等等。一节课中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有些内容可能采用探索式最好,有些采用谈话法最好,而有些可能适于启发式。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因素,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比如我在设计《植物组织培养》一节的教学内容时,对于原理部分,第一次讲课时利用了学生自学法和谈话法,先让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然后通过提问讲解。听课的指导老师建议这一部分直接切入就可以,因为学生在必修一中已经学习过细胞的全能性,而且原理部分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因此不必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看课本,直接用谈话法启发学生思考有关问题就可以。后来我改用了这种教法,果然学生能对答如流,教学效果很好,看来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选择教法。

三、关于灵活驾驭课堂

“教师的生命在于课堂”,课前要精心备课,而在课堂中能否顺利发挥还要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会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观察他们是否对讲解的内容感兴趣,是否在认真听讲,听懂的程度如何等等,相应地来调整课堂内容和节奏。当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以适当调节一下课堂气氛,鼓舞学生振奋起来;当观察到学生不太懂的时候,可以用更明了的方法去讲解;当某个学生表现不错时,还可以让全体同学为他鼓掌,这些都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好方法。

有时候学生并不像预想的那样顺利回答出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先自问一下:是不是问题超出了学生知识的范围?是不是问题过于宽泛?还是问题指向不明确?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比如还是我在讲《植物组织培养》时,让学生从这样一段资料中总结出影响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因素之一:“在快速繁殖植物时,如果我们将一个枝条平均分成三段,结果发现,靠近顶端的那一段枝条的侧芽离体培养时繁殖系数最高,中间的次之,基部的最低。”很多学生回答是生长素的浓度,就是想不到外植体的遗传特征。当时我很着急,事先并没有想到学生答不出来,那怎样引导学生呢?我灵机一动,又问:“是什么造成了生长素浓度的高低呢?”这时学生就能想到是芽体所在的位置了,从而总结出外植体的遗传特征是影响再分化的因素之一。在这里不是直接把答案和盘托出,而是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也避免了课堂的尴尬。

高中教学反思生物 篇8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第三章的第一节,前两章学习了细胞的定义以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后面还要学习细胞的物质、能量以及生命历程,所以细胞的基本结构这章处于过渡的地位,在整个必修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铺垫性作用。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而教学难点是细胞膜的功能和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知道细胞的基本组成以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道一些生活中与血液中红细胞有关的事例。部分学生可能通过各种媒体接触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进行“问题探讨”,之后安排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改为视频播放“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指导学生观看,尤其要重视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设计的思路、原理及操作。通过上述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一节基本能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从复习元素→化合物,结合第实验过程、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的理解。通过发现细胞膜成分的实验和不同细胞细胞膜成分不同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结论,突破细胞膜成分这一教学重点。通过用学校的围墙、校门和保安与细胞膜的功能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师生一起朗读“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是谁,奏鸣了生命的乐章;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啊!伟大的细胞膜呀!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这首诗,巩固细胞膜的功能,效果较好。

但在几个方面还有待改进,一是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未能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不能体验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二是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提问并点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应改为观看视频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看后再点评。三是用学校的围墙、校门和保安与细胞膜的功能进行类比后,没用科学的语言归纳出细胞膜的功能。

精选阅读

本文来源://www.myq3.com/m/230.html

  • w
    高中教学教研工作总结(4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下面是我们整理的“高中教学教研工作总结”类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你是否还在因为找不到范文而困惑?范文在提高写作效果和质量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学习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和自信地面对各种写作挑战,欢迎借鉴愿您在学习中取得突破!...

  • w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集锦12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我们在一些书籍或一些事结束之后会有许多感触,我们可以利用撰写心得体会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自我的过程。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启示,我将为您提供一些全面的见解和建议供您参考!...

  • w
    学校教学教育工作总结4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我们需要编写不同类型的文档,人们对于范文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什么样的范文值得我们参考呢?蚂蚁圈编辑特别推荐一篇非常实用的“学校教学教育工作总结”,我们鼓励您多关注我们网站的实时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战略!...

  • w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发布时间:2024-02-04

    你知道我们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吗?老师,如果您是天上美丽的太阳,我们就是地下可爱的小草,是您给予我们新的生命,作为教师要懂得规范的书写一份教案。教案能帮助教师增强教学信心,我们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反思”,请认真学习并参考本文!...

  • w
    妇女节策划方案(精选4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顶顶要紧的是先要为自己做好准备,为了有效率的开展工作安排。上级通常需要多份工作方案以便参考,方案的制定要把实现的可能性与实施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希望这份"妇女节策划方案"能够为您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你在团队协作中更加高效!...

  • w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系列

    发布时间:2024-02-04

    你是否了解评语评价的写作方式?相信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评语评价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和能力的提升方向。积极评价有助于发掘个人的激情和动,蚂蚁圈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有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请务必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向确保不会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 w
    教育教学实践心得体会精选

    发布时间:2024-02-04

    精彩讲座,硕果累累----创客教育学习心得 2016年4月14-20日,有幸到北京参观学习,谢谢非常感谢您给了我这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们认真聆听了教授们精彩的专题报告,参观了北京景山学校吴俊杰老师的创客教育课堂,参观了中关村梦想实验室和清华大学创客教育实验室。参与与教授的互动。这...

  • w
    法律专业毕业生简历精选4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欢迎来到蚂蚁圈小编为您准备的“法律专业毕业生简历”汇总,如果你爱好学习请收藏这个网站它会为你带来很多启示。文档处理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范文越来越影响我们的写作,写作架构是写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